教育类导学专区
【应试指南】幼儿园教育教育教学综合知识问答(六)
2014-04-20 16:30:44
76、现代优秀幼儿教师认定的八条标准是什么?
答:1、是否在课程中考虑到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2、是否善于互动、课程中能针对幼儿的需求来设计;3、是否在计划和安排上有弹性;4、是否在处理幼儿问题时有自然而良好的判断;5、对幼儿思维过程感兴趣的程度是否高于要求反应的准确性;6、是否个别观察和与幼儿个别互动;7、是否有培养幼儿彼此互动的能力;8、是否能协助幼儿对活动进行反思。
77、现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哪些?
答: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的能力(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整体性、随机性;活动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与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有顺序地选编;活动组织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需要,灵活地选用各种形式、手段,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3、创设环境与利用环境的能力;4、管理生活与保健工作的能力;5、做好家长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能力;6、学习的研究的能力。
78、怎样写幼儿活动观察记录?
答:1、要根据记录的目的来选择记录的手段和方法。但是,所有的记录所呈现的只是局部的发现与主观的诠释,并且不同记录方法与工具的使用会使记录产生各种偏差。因此,教师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几种方式同时进行记录,例如摄影与文字、录音与摄影等,使记录能较全面、完整、原始地反映幼儿的情况。2、记录应尽可能地详细,可以将幼儿怎么说、对谁说(看着谁说)、什么前提下说、为什么说、说时的动作或表情等都作忠实的原始性记录,不添加教师任何的主观臆想。3、有时可以采用随机式记录,这主要是记录在任何场合中注意到个体儿童行为,通常运用在对一个幼儿变化的观察上。4、对记录的解释要谨慎,在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对幼儿进行记录的基础上,还应与其他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以求准确地解释这些记录的内容。5、记录内容反映了幼儿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果,因此,记录内容可以各种方式进行展示,让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都能分享。
79、幼儿教师在观察和记录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同样一个行为表现,在具有不同观念的教师眼里,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2、要有明确的记录目的和记录重点。是全面记录幼儿的发展水平,还是记录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是记录个别幼儿的活动,还是记录一组幼儿的表现和互动情况,都要在记录之前确定。除此之外,对教师的自身教育行为的记录,有时也是重要的记录内容。3、在记录幼儿行为的同时,也应记录他们所处的情境。一个幼儿的行为之所以发生,其前提是什么,幼儿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
80、儿童的学习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答:对儿童学习类型的划分,应该以儿童学习本身的特点为依据,进行多角度分析。根据学习活动中主要感官的运用,可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观察学习、操作学习、倾听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可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两维学习和三维学习;根据学习空间,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室内学习和户外学习;根据学习过程中儿童对学习材料的运用与安排,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同时学习和继时(历时)学习;根据学习过程 中儿童与他人关系,可以将儿童的学习分为交往学习、模仿学习、合作学习、冲突学习等等。
81、幼儿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有哪些?(答题要点)
答:1、幼儿创造力的自发性强,表现范围广泛。2。幼儿的创造力体现儿童自我满足的需要。3。幼儿的创造力是比较单纯的。4、幼儿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
82、什么是创造性教育?
答:是指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83、怎样理解幼儿的创造教育?
答: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素质。幼儿正处于创造能力开发、培养的关键期,幼儿的创造是为成年后的创造做准备的,幼儿的创造教育是为适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因此,幼儿的创造教育可以这样理解: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地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幼儿创造教育要突出它的“基础性”,就是幼儿的创造素质,包括:创造意识,使幼儿想创造;创造精神,使幼儿敢于创造;创造思维,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个性,即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富于挑战等等。
84、家园合作的内涵是什么?
答: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幼儿园理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85、家园合作应注意些什么?
答:1、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86、试分析儿童为什么喜欢卡通片?(答题要点)
答:幼儿喜爱卡通片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画面色彩鲜明,快速变化、人物造型活泼、可爱、有趣;对白轻松幽默风趣;情节的演进也是按儿童思维的逻辑发展的。2、卡通人物富有个性,敢做敢为,千变万化,神通广大,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3、故事情节充满丰富大胆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使幼儿内心想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的梦想得以实现。4、富有童趣。卡通片幽默风趣,给幼儿带来轻松感。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经常处于被家长、教师教育的状态中,而在卡通片中,他们的心灵等到了解放。5、大量的高科技知识及设备令他们大开眼界,具有无限的威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引发了无穷的幻想。
87、一般情况下,引起幼儿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答: 1、环境变化引起幼儿哭闹;2、受委屈,情绪压抑引起幼儿哭闹;3、身体不适和疾病引起幼儿哭闹;4、过度敏感的幼儿容易情绪不安;5、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哭闹。
88、为什么说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和前提?
答: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幼儿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可能真正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处理好教师和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主动的、相互作用的主体间关系,摒弃以往教师主要影响和控制幼儿的被动关系,无疑是实现利用师幼互动积极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和前提。
89、什么是延伸?
答:延伸就是与特定目标直接相关的“正式活动”以外的一切活动,延伸有不同的类型和作用。延伸的类型可按照延伸的时间和空间特性来划分的,有前延伸、后延伸和外延伸。这里的前和后是相对的,即本次活动的前延伸是上次活动的后延伸。同样,本次活动的后延伸是下次活动的前延伸。外延伸是指幼儿园以外的与活动目标直接相关的活动,如教师给家长们推荐的“亲子游戏”、“请家长帮忙”等。
90、延伸的作用有哪些?
答:复习和巩固是所有延伸活动的共同作用,个别差异和先行组织是后延伸和外延伸所特有的作用。这里的个别差异作用是指后延伸活动中安排了不同难度的内容,以便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够选择适宜难度的内容,体现着目标教育中的个别差异原则。先行组织主要是指在教学之前就呈现有关教学内容的指导材料,以易化学生学习新内容。这里延伸作用中的先行组织就是指延伸活动中包含着与下一次教育活动内容直接相关的(部分)内容。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