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教育】江苏教师考编培训|江苏教师招考培训|无锡|苏州|南通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反馈留言 | 联系我们
其他分校:[常州] [苏州] [无锡] [南京] [南通] [泰州] [镇江] [扬州] [盐城] [淮安] [宿迁] [连云港] [徐州]

教育类试题专区

2014年常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三)
2014-04-20 14:52:5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教育问题    B.教育价值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D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3.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D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4.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A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5.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B )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6.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B )
 A 授受关系  B 民主平等关系  C 相互促进关系  D 相互制约关系
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8.强调从课程实施的实际结果进行课程评价的模式是( B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9.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育智    C.育美    D.健体
10. 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D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1.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D )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D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3.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需要在教育中( A )
A 德育过程反复抓,抓反复    B 在活动与交往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 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顺序   D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说明德育工作要贯彻( C )原则
 A 疏导性   B 导向性   C 因材施教   D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5.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二.填空题(20分) (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录在《论语》当中 。
2.古罗马帝国僧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
3.阶级社会中决定受教育的权利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4.学校精神文化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价值成分和理想的成分组成。
5.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水平与即将发展水平之间区域
6.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和教育
7.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 而言的。
9.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0.根据课程组织的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
11.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
14.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15.分组教学就是指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4.德育工作中通过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指榜样法
三.简答题 (25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3.课程目标的依据表现在哪些方面?

4.教学工作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5.德育工作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四.论述题(20分)
1. 教学过程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湖北省枝江县一所乡村小学五(A)班语文教师黄某,与该班一位男生发生口角,黄教师认为这位学生平时调皮倒乱,学习成绩很差,不守纪律,于是,上前打了学生一个耳光,当时鼻子流血,后经医院检查有轻度脑损伤。家长得知后,找到学校,在处理这件事中,这位教师认为:体罚学生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和目的,是“恨铁不成钢”,是“爱学生,为了学生好”,只是教育方法不当。请你对这种行为进行评析。(P75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TAG:
销售代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